栾城区科工局
关于申报2021年度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各乡(镇)、区直有关单位、各企业:
为搞好2021年度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现将申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选题原则
    1.科技计划项目的选题要突出重点,优先选择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超前性、带动性的技术难题;能促进现代产业发展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含农作物新品种)等研发项目;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研究开发项目,京津冀协调发展及京津科技成果在我区转化孵化项目。
2.要充分注意项目所研究开发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要使先进的技术适用化,适用的技术先进化。
3.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研究开发项目要见效快、效益高,市场及推广前景广阔。
4.要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选择严重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项目。
二、项目申报方式
申报2021年度栾城区科学技术计划项目,采取申请书电子文档和纸质材料同时申报的方式,由申请单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2021年栾城区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进行选题,填写《栾城区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申请书模板从lckjxm2014@163.com邮箱下载,邮箱密码是88035238),或登录石家庄市栾城区人民政府(http://www.luancheng.gov.cn/)查询。将申请书电子文档、加盖单位公章的纸质材料(八份)、加盖单位公章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报告(一份)(可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查询并打印)一并报区科工局。        
三、申报时间
2021年度栾城区科技计划项目集中受理时间为20209月23日-1013日。
四、申报咨询电话:
 88035238  88035228
                               
 
                              2020917
 
 
 
 
 
 
 
 
 
 
 
 
 
 
 
 
 
 
 
 
 
 
2021年度
栾城区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石家庄栾城区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
2020917
 
申 报 须 知
本指南是申报2021年度栾城区科技计划项目的基本依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积极贯彻河北省“三创四建”活动及省、市、区高质量发展的有关要求,聚焦我区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致力于提升我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主动防范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风险。围绕我区“4+2+1”现代产业发展格局,结合我区科技创新实际,编制本指南。
一、申报基本条件
2021年度区级科技计划的项目申报单位、合作单位、项目组长(项目组第一人)和项目组成员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项目申报单位应是在栾城区行政区域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企业必须正常生产,停产、停工、倒闭的企业不能申报项目。非本区所属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可作为合作单位参与申报项目。
2.项目申报单位应具有与项目研究和实施相匹配的基础条件,具备完成项目必须的自筹资金能力,具有完成项目所必备的人才、技术、场地和装备条件,并有健全的科研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
3.项目组长必须为在职人员,并在相关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资信,有研究经历和前期工作积累,熟悉本领域国内外技术、场动态及发展趋势,有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4.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共同申报的项目,要有书面合作协议,明确各自的工作分工。
5.项目申报单位、合作单位和项目组成员应具有良好的信誉。
二、申报限制条件
1.列入科研管理黑名单的单位和个人不得申报;
2.有不良社会信用记录且不良记录尚未处理的单位和个人,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者,以及从事行业被列入国家禁止和限制类产业目录者不得申报;社会信用记录可登录“信用中国”、“信用河北”、“信用石家庄”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网站查询。
3.同一申请人在本年度只能申报1项区级科技计划项目。一个企业原则上只允许申报本年度科技计划项目1项。
4.项目申报单位或项目责任人、项目组长有未按时完成的科技计划项目,或者有不按时提交项目进展情况和执行情况调查报告等不良记录的,不得申报本年度项目
5. 研究内容相同或相似的项目,不得多头申报或变换名称重复申报;不得将已经通过其他财政经费支持获得的研究成果项目重复申报。一经发现即将申报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列入不良记录名单。
三、经费预算编制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实行法人管理责任制,项目申报单位是项目的责任主体,对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项目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负责;
2.项目申报单位须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并落实承诺的项目自筹经费及有关配套条件;项目经费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专项经费、单位自筹经费分别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3.项目预算编制应当结合项目研究开发任务的实际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所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编制经费预算和支出预算;
4.科研人员编制项目资金预算时,应与单位财务人员共同进行,并充分征求和尊重财会人员意见,杜绝资金预算违反相关政策,影响项目正常实施及验收的现象发生;
5.多个单位共同研发的项目,应明确各单位承担的主要任务以及经费预算。
四、项目选题原则
    1.科技计划项目的选题要突出重点,优先选择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超前性、带动性的技术难题;能促进现代产业发展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含农作物新品种)等研发项目;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研究开发项目京津冀协调发展及京津科技成果在我区转化孵化项目
2.要充分注意项目所研究开发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要使先进的技术适用化,适用的技术先进化。
3.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研究开发项目要见效快、效益高,场及推广前景广阔。
4.要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选择严重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项目。
五、申报程序和时间
申报2021年度栾城区科学技术计划项目,采取申请书电子文档和纸质材料同时申报的方式,由申请单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2021年栾城区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进行选题,填写《栾城区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申请书模板从lckjxm2014@163.com邮箱下载,邮箱密码是88035238),或登录石家庄市栾城区人民政府(http://www.luancheng.gov.cn/)查询。将申请书电子文档、加盖单位公章的纸质材料(八份)、加盖单位公章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报告(一份)(可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查询并打印)一并报区科工局。
2021年度栾城区科技计划项目集中受理时间为20209月23日-1013
六、咨询电话
88035238   88035228
七、其它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和项目组长须对本单位项目申请书中各项内容和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严格审核,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签署相应的诚信承诺书。
2.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的缩略词,需注明全称。
3.申报单位相关证明材料(如合作协议)作为申请书附件上报。
 
 
 
 
栾城区2021年度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一、生物医药关键技术创新专项
以民生健康需求和健康产业发展为导向,主要针对严重危害健康的重大疾病,开展创新药物研究,完善我区药物创新技术体系;着力提升健康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大科技供给,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一)创新药物研发
1.针对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以及其他常见病和多发病,开展创新药物的研制和开发,支持针对重大疾病的原创性及改良型新药、国家I类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支持围绕疾病治疗新靶点和新机制,开展药物设计及成药性评价的研究;针对国内紧缺、临床亟需药物开展仿制创新,支持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支持对于国内供应紧缺、处于垄断状态的原料药的仿制创新和围绕药品研发、生产、流通等生命周期内的关键质量指标,开展基于风险控制的质量评价关键技术研究并形成示范应用。
支持开展新型注射液、缓控释、长效靶向释药关键技术和新型吸入给药制剂及其规模化生产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支持针对新制剂、新剂型等亟需的新型功能性辅料研发;支持新型辅料质量评价技术和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支持具有特色的高端原料药的研究与开发。
支持开展适合于儿童用药的矫、掩味技术和口感评价体系研究;开展针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等亟需药物品种和口服液体制剂、吸入制剂、栓剂等儿童适宜的剂型研究。
针对工业生物催化制备原料药,支持工业高效生物催化剂的创制与优化提升研究,开展系统的生物催化剂改造和调控理论及关键技术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清洁、高效生产技术及工艺。
择优支持临床需求大,区场前景良好的并预期能在项目执行期内完成临床研究并取得新药证书、生产批件的新药研发,或完成临床前研究并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研究的药物品种研发。
2.生物技术药物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干细胞药物、肿瘤免疫治疗药物、重组蛋白、新型疫苗、多联多价疫苗、治疗性抗体、生物类似药和诊断试剂等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及关键技术研究;支持细胞制剂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及标准、疫苗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技术及标准的提升研究;研发针对重大疾病的抗体、重组蛋白类等生物大分子药物,筛选具有新功能、新结构、新活性及新靶点的生物大分子药物;开展抗体修饰前沿关键技术、抗体偶联药物、双抗药物等项目研发。
择优支持能在项目执行期内完成临床前研究的药物研究项目。
相关研究须符合国家对药物研究及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和技术导则;符合国家关于干细胞临床研究的管理办法和国家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有关规定;并在符合国家相关资质要求的机构开展相关研究。涉及在医疗机构开展临床研究的,须由该医疗机构提供伦理委员会审查意见。
3.中药新药研发及质量控制技术。支持有明显中医药临床优势和特色、针对重大疾病,以及儿童常见、多发病的中药新药研发;支持以特色中医理论创新为指导,整合现代多学科技术方法,开展原创性中药新药发现与评价;支持针对经典名方开展物质基准、制备工艺、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开发经典名方中药新药;支持我区名优中药大品种开展符合国际规范的循证医学研究,探究作用机理、治疗靶点和不良反应等,提高有效性和安全性;支持围绕大宗中药材开展资源、药材、饮片、提取物、物质基础、药理毒理等全方位系统研究;支持现代中药提取精制技术,促进中药提取生产从传统人工操作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模块化转变。
支持开展中药配方颗粒全产业链质量控制技术和标准提高研究,系统开展中药材资源评估、配方颗粒提取工艺、质量标准及生产在线质控研究,开展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共煎”汤剂一致性评价研究;结合传统炮制方法和现代生产技术手段,选择合适的代表性1~2个品种,融合现代多学科技术方法,开展特色炮制工艺现代化及机理研究,初步阐释传统炮制技术的科学内涵,建立炮制技术规范。
择优支持在项目执行期内获国家批准开展临床试验或取得新药证书的新药研发或项目执行期内完成Ⅱ或Ⅲ期临床研究的药品研究。
(二)高端医疗器械及新型健康产品研发
聚焦创新性强、附加值高的微创介入与植入医疗器材、检查诊断仪器、数字医学影像设备、高端治疗设备、个性化定制器械及配套试剂等产品的研制;支持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人工智能辅助诊疗设备等产品的研制;支持基于单分子测序、串联质谱、液体活检、智能生物传感等技术的重大疾病(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高通量精准临床诊断试剂等新型健康产品的研发;支持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多学科技术,开展健康评测技术与设备研发;支持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技术的小型化诊疗设备、康复辅助器具及养老助残服务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择优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区场前景良好的并预期能在项目执行期内完成产品注册并取得证书的产品研发。
二、装备制造创新专项
装备制造创新专项,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主攻方向,研发一批高端装备制造产品,大力发展整机装备与系统,加快突破核心部件,全面提升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的创新能力,为形成智能高效、绿色低碳、结构优化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轨道交通运输设备及关键零部件、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通用飞机及其关键零部件、高效节能特种专用设备的研发。工业级增材制造、智能仪器仪表和新型传感器等智能化装备及产品。矿山及煤矿用运输、快速采掘及安全保障等成套设备。新型节能轧制设备、新型阀门、专用设备和关键技术。液体传动和气动元件、精密模具等机械基础件研制及其快速成型、超精密制造、柔性制造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业机器人、智能建筑机器人、智能康养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的研究。高性能电机研发,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的研究,先进储能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电力电网设备智能制造、电网智能运维关键技术及产品的开发。
三、传统优势产业创新专项
传统优势产业创新专项,围绕化工、纺织、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强力推进信息化与传统优势产业的深度融合,重点支持产业技术升级、产品创新开发,提高传统优势产业产品质量,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
1.化工行业
支持石化行业转型升级、清洁生产和高效转化目的所需的关键技术、工艺与装备。支持面向石油石化、轻工、电子信息、能源以及资源高效利用等产业的精细化工产品及其绿色合成工艺,农药和医药中间体的清洁化生产工艺,绿色高效催化技术及产品的研发。研究新型精细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2.纺织行业
支持高性能纤维及其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超仿真、功能性、差别化、生物质纤维等纺织品的研发,高防护性能、高智能感知功能纺织品,服装、医用纺织材料、高效过滤材料等产业用纺织品的研发。支持节能环保先进染色与整理技术、先进染色印花设备与在线检测仪器的开发。
3.建材行业
重点研发极端环境下重大工程用水泥基材料、节能绿色结构-功能一体化建筑材料、环境友好型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研发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环保涂料、新型隔热保温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等新型建筑材料。支持环保型外加剂研发。
4.冶金行业
推动钢铁工业向装备配套、绿色建筑、消费类用钢产品延伸。支持钒钛、高温合金新材料,高强、高韧、高耐磨、耐高温、低成本的铝、锆、钒、钛、镁等合金材料及高性能功能中间合金等制品。
5.轻工食品行业
支持开发可降解高性能结构芯材。支持高端聚烯烃塑料、聚氨酯材料、高性能橡胶、超薄高韧性复合包装膜材料,具有特殊结构的高性能有机高分子材料,增材制造用特种高分子材料的研发。支持生物及发酵技术研究,开展新型节能干燥、超微粉碎、生物发酵、挤压加工、超临界萃取、高效安全杀菌、充氮包装等技术在食品业的研究应用。
四、新一代电子技术创新专项
新一代电子技术创新专项,重点围绕5G、光电子、卫星导航、集成电路、电子新材料等方面,开发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按照“强链、补链、延链”的科技需求,全面提升我区新一代电子技术的创新能力。
 1.光电子产业
新一代玻璃基板及装备制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材料开发,高性能液晶材料的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柔性邦定技术、全柔性折叠产品技术研发及应用。触控一体化显示模组(TLCM)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高亮度大功率LED芯片及大功率半导体照明灯具设计、散热、专用电源及可靠性等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2.集成电路产业
大尺寸和集成电路用硅外延片研发与应用。低功耗、高效率的集成电路芯片产品。消费级、工业级测距传感器、激光焊接、光通信模块等应用的激光器、探测器集成电路产品。集成电路封装关键技术及应用。
 3.通信与导航产业
新一代光通信、光纤接入系统以及5G、IPv6等新型通信网络系统设备,支持在应急管理、环境监测、物流管控、水文水利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和电子装备联合研发。北斗多模芯片、导航模块、位置服务终端、时空大数据挖掘等关键技术。太赫兹低噪放、检波器等核心芯片设计,太赫兹相关半导体工艺、芯片设计、测试和封装等领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4.电子用新材料
新型高效照明材料、新型面板材料、高性能封装材料、大尺寸硅外延材料、电子化学品材料等的研发与应用技术研究。
五、现代农业创新专项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推动我区农业高质量发展,设立现代农业创新专项。现代农业创新专项围绕我农业高质量发展重大技术需求,重点加强粮、蔬菜、林果、畜禽等种业科技创新,建立集新品种选育、种子(种苗)快繁、试验示范一体化的种业创新体系;围绕种植业绿色高效生产、畜禽生态健康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制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为推动我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一)粮棉油等种业创新及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1.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及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小麦抗旱节水、优质专用、营养高效、抗病抗逆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开展玉米抗倒耐密、抗病抗逆、营养高效和青贮、鲜食等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开展小麦、玉米种子质量控制及良种繁育技术研究示范。研发小麦玉米减量增效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研发节水节肥节药全程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体系。
2.主要油料作物新品种选育及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新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技术研究。研究提升品质、机械化、轻简化高效生产、氮磷养分高效利用和病虫草绿色防控技术;研发集成高蛋白高油大豆、高油酸花生及其他油料作物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3.农作物节水关键技术研究
研发高效节水灌溉及自动控制技术;研究不同轮作模式下水分高效利用、节肥节药、节本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不同复种指数合理组合的轮作、间作、套种等绿色高效适水种植技术。
(二)特色经济作物种业创新及绿色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1.蔬菜新品种选育及优质高效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蔬菜新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技术研究示范;开展食用菌优异种质创制及抗病优质、适宜工厂化栽培和特殊类型的食用菌新品种选育。研究经济环保型育苗基质配方及生产工艺;研究果类蔬菜优良砧木筛选及高效嫁接、育苗调控、水肥一体精准控肥减药、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等技术;研究蔬菜育苗、移栽、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全程工厂化现代生产技术;研究设施蔬菜轻简化标准化栽培、无土栽培等关键技术。
2.特色经济作物种业创新及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研究
开展薯类、谷子、特色杂粮等经济作物新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技术研究示范。研究杂粮杂豆、薯类病虫草害安全高效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杂粮雨养旱作绿色生产、禾谷类杂粮和食用豆类等轮作栽培关键技术。
3.药用植物新品种(系)选育及生态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药用植物新品种(系)选育;开展中药材种子高效引发关键技术研究。研究药用植物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品质调控、生态栽培等技术。
(三) 林果花卉种业创新及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
1.果树新品种选育及绿色栽培技术研究
开展果树优质、耐贮运、丰产、抗病抗逆等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开展果树矮化、抗寒等砧木选育;开展果树苗木繁育及配套技术研究。研究适宜机械化作业的果园栽培、改造新模式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水肥一体化管理及土壤耕作新模式;研究果树生产农机农艺结合技术及果园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新模式。研究生物、昆虫性信息素等绿色高效综合防控技术和控产提质、肥药双减等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2.林木花卉新品种选育及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林木花卉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创制与新品种选育;研究乡土珍贵树种种质资源挖掘和新种质创新;研究现代林木花卉育种及良种繁育技术。开展林木花卉等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研发珍稀乡土景观树种栽培应用技术;开展林木花卉栽培基质研究。
(四)畜禽种业创新及生态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
1.畜禽及特色养殖种业创新
开展畜禽优良地方品种保护、挖掘与利用技术研究;开展特种养殖动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技术研究;开展畜禽良种繁育与配套技术研究示范。
2.奶业振兴重大技术创新研究
研究奶牛品种改良和高效繁育技术;研究奶牛营养调控及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奶牛优质粗饲料生产及加工技术;研究智慧牧机及牧场信息化管理技术;研究奶牛疫病高效防控综合技术;研究乳制品加工及奶业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
3.畜禽高效养殖及环控标准化研究
研究畜禽高效繁殖和产业化生产技术;研发仔畜代乳料、饲料日粮等配方技术;研发生物饲料产品及成套生产工艺、智能液态饲喂配套模式;研发饲料中有害因子消除技术;研发无抗、现代规模化养殖管理(单元)模式;研发肉蛋奶等功能性畜禽产品生产调控技术;研发高效养种共生绿色生态技术及模式。
4.畜禽重要疫病快速诊断和检测技术研究
研发常见重要疫病、新发与再现疫病的血清学和病原学快速检测技术;研发区分免疫动物与感染动物的鉴别诊断技术;研发畜禽未知病原和变异病原感染快速识别的早期高通量检测技术;研究兽药制剂中重点违规药物检测技术;研发畜禽疫病诊断方法及防治技术模式。
5.生物制品及新兽药研制
研发畜禽及水产疫病药物、疫苗和佐剂;研发基因工程或重组蛋白药物;研发改善药物疗效的新工艺新技术;研发替代禁用抗生素类新型制剂等。
6.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研发高效生态养殖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模式;研发粪污高低温快速发酵菌剂、病原菌等有害物质高效去除技术、养殖过程氨气和甲烷综合减排技术;研究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尾水处理关键技术。
7.水产生态养殖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淡水环境中多营养层次生态调控养殖关键技术和模式;研究病害防控关键技术;研究高效低氮型配合饲料及新型蛋白源开发技术;研发养殖尾水处理、智能化养殖等技术体系。
(五) 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1.粮油等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粮油及杂粮杂豆、薯类等产品主要功能性成分提取、营养富集、发酵和全粉加工技术研究;研发主粮专用粉、全谷物食品、功能性高油产品和加工副产物的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
2.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与贮运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特色果蔬的采后品质劣变防治、无损检测、环保型保鲜剂与包装材料开发等关键技术;研发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与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发特色蔬菜精简加工、速冻保藏等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方便即食食品、发酵产品和废弃物综合利用产品加工技术。
3. 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研发畜产品原料标准化、加工适宜性及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富营养化、添加剂减量化等新型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畜产品中黄曲霉素、重金属等危害物质消除技术;研发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预警控制等技术。
4. 药食同源特色动植物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药食同源特色动植物功能性物质提取和营养富集技术;研发功能性食品制备及高端提取物加工技术;研发药食同源特色动植物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5. 微生物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功能益生菌筛选技术和高活菌数发酵及功能性发酵产物富集技术;研究食用、饲用、农用高效菌剂产业化生产技术。
(六)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究
1.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究
研发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消减技术和秸秆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研发全营养化新型青贮类、发酵类、功能性组合类等优质饲料化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碳基生物有机肥料、新型复合肥料和减损稳定氮肥生产技术;研发新型农膜替代技术、全生物降解地膜产品加工技术等。
2.农林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研发新型生物农药、植物免疫诱抗剂、害虫理化诱控等绿色环保产(制)品生产技术;研究天敌昆虫繁育和使用技术;研究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
3. 耕地质量保育与退化土壤改良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农田绿肥轮作与果园绿肥间作土壤培肥技术;研发土壤改良与作物品质提升、土壤障碍改良技术及配套产品。
(七)农业信息化机械化及装备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
1.农业生产与管理信息化技术及产品研发
开展基于作物-环境-技术相关关系的不同尺度(地块、区域)作物功能模拟模型研发;研发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与生长发育关键节点的图像识别技术;研究区块链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精准溯源技术以及在农产品质量控制上的应用。
2.粮棉油生产与加工智能化装备研发
开展卫星精准导航应用于农业机械的自动操控装备研究;研究耕整地、精量播种机械智能调控技术;研发株距、种量、肥量智能化、信息化整地播种复式作业机械;研究收获机械信息化测控装置;研制节水灌溉专用灌水器及节水节肥减药智能化水肥一体化装备;研究低损高效的粮棉油作物全程机械化、精深加工等关键装备。
3.设施农业及特色经济作物装备研发
开展设施农业及果蔬多功能联合整地机、田间管理、辅助收获及光温环境自动调控等装备研发;研究针对不同经济作物的耕种、收获机械;研究具有耕作起垄、开沟施肥、植保等多功能的遥控作业机械。
4.果园生产与加工机械化装备研发
开展果园土壤耕整、有机肥深施、树体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果品收获等全程机械化关键装备研发;研制果园生产多功能遥控作业平台;研制果品保鲜、果实分级、品质无损检测和自动化包装等关键设备。 
5.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防控面源污染机械研发
研制不同类型的粪污处理固液分离装备;研制蔬菜残体粉碎揉搓及秸秆深还田处理装备;研发利用果园枝条制作食用菌栽培基质智能化设备;研制固液态有机肥精准深施田间高效施用装备;研发农用残膜回收装备等。
六、民生科技专项 
民生科技专项是为落实省市区有关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要求设立的专项,旨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资源环境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回应民生关切,不断提高全区资源环境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科技创新水平。
1.资源环境
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针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以及节能降耗、控污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加快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推动构建区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一批科技型环保企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我区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1)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支持大气污染成因、传输规律、污染源来源解析以及空气质量中长期监测预报预警技术研究。支持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形成机理、挥发性有机物来源解析与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支持典型产业园区大气污染全过程综合管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工业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研发与示范,重点支持化工、制药、工业涂装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管控技术集成与示范。支持重点行业工业炉窑烟气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与示范。
(2)节水和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支持先进适用的节水、治污、修复等技术在水污染治理、“海绵城区”建设、再生水、雨洪水等水生态体系建设领域的应用。支持城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园区污水深度处理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支持开展城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的研究。支持河湖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等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治理水体污染。
(3)土壤污染防治及固废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和示范
支持土壤污染识别与风险评估、修复技术的研究和示范,重点支持低成本、高成效有机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支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支持餐厨垃圾及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技术研究与示范,支持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处置技术研究。支持废旧塑料等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支持制药菌渣、化工残渣、工业污盐等危险废物和废弃危险化学品回收利用处置技术研究与示范。支持互联网与资源循环利用融合发展。
(4)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型研究和示范
支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利用;支持储能技术、产品的开发及在可再生能源并网、分布式能源系统等方面的示范应用。支持燃煤替代、燃煤减量化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及示范。支持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建立城区智慧能源系统,支持发展智能家居、智能楼宇、智能小区和智能工厂。
(5)低碳节能技术的应用和示范
支持国家鼓励的节能关键技术的研发,支持围绕清洁生产开展的能源高效利用、污染物减排与控制研究与示范,支持焦化、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低能耗低排放新工艺、新装备研发与示范,煤洁净燃烧技术、煤制气洁净技术和节能技术研究与示范。支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高质量建设与配套产品、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建筑使用能效。支持民用节能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2.社会公共事业(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城区管理)
围绕保障公共安全、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重点开展科技强警、食品安全、城区管理、重大灾害监测及应急救援、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等民生领域关键技术攻关,积极推进社会科技事业技术创新。旨在提高全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回应民生关切,稳步推进社会公共事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1)防灾减灾救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支持消防应急救援及典型灾害事故紧急处置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支持地震、地质、火灾、气象等灾害事故动态监测预警、新型应急指挥通信、智能无人应急救援、高层、超高层建筑火灾消防救援、生命救护等技术装备的研发与应用。重大污染事故监测预警、防御及应急处置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2)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关键技术
支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调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支持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防控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支持重点行业劳动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3)科技强警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支持实用高效的监控预警、视频图像识别和智能应用、应急通讯与快速反应、控制处置等保障技术研究,犯罪预防、控制、侦查技术研究,社会治安打防管控关键技术应用研究等。支持交通智能化的研究和应用。
(4)食品安全关键技术
重点支持真菌毒素、农药残留、抗生素和激素残留及其代谢物高通量检测技术研发,食品中非食用物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肉制品、乳制品等动物源性食品掺假的分子生物学快速鉴别方法研究,以及相关技术装备的研发。支持食品质量追溯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5)城区管理关键技术
支持城区管理由人力支撑型向科技支撑型转变,支持城管数字保障、在线服务、社区自治等管理体系研究。支持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在水务、物业、社区、区政、园区等领域的智能化系统研究。支持园林、旅游、教育、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七、国际科技合作专项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新时代我区国际科技合作能力和水平,紧密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技需求以及扩大对外开放的实际需要,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国(境)外知名科研机构、著名大学、企业开展的应用技术研究、产业关键技术、领域共性技术、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联合研发和协同创新国际合作项目,有效发挥国际科技合作在解决关键技术瓶颈、缩小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我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我区经济和科技的综合实力。
1.显著提高我区的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联合研发项目,特别是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技术、先进装备制造关键技术联合研发;
2.围绕我区节能环保重点行业,引进国际先进共性技术和装备,并进行适合我区现有情况改进的节能环保技术联合研发;
3.适合我区现状的现代农业关键技术联合研发、农产品和果品深加工新技术、农产品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及智能化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研发
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研机构或企业联合开展的研发类项目。
八、京津冀协同创新专项(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专项)
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支持京津科技成果在我区转化孵化以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为目标,以促进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生态治理、科技惠民为重点,瞄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需求,借力京津创新资源,支持开展共性关键技术产学研协同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落地和推广应用,提升全区创新驱动发展水平。
1.协同推进产业创新
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重点支持与京津在大数据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大健康与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领域以及现代农业领域开展协同攻关、集成创新,共同促进符合我区产业定位和经济发展需求的京津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应用。
2.协同开展事关社会发展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重点支持与京津在大气水土壤污染监测与治理、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安全技术、现代医疗技术等民生领域进行协同创新、联合攻关,打造京津先进适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吸引京津高端人才团队服务栾城社会发展。
九、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专项
重点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发挥军地创新资源优势,支持地方科技资源参与国防与军队建设,提高军民融合技术水平,建立军民结合、产学研一体的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应用。
围绕我区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方向,支持我区和中央驻石高校、院所、企业开展军民两用技术同领域、同专业、同产品、同方向协同合作研发,对技术含量高、技术成熟度高、市场应用前景良好、知识产权明晰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促进创新成果“民参军”、“军转民”。
十、软件与大数据创新专项
重点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结合,在大数据与物联网、网络安全、区块链、科技文化融合等方面,开发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形成包括核心技术、关键设备、示范应用与标准规范在内的成果体系,满足我区大数据产业可持续发展需求。
区块链的关键技术创新以及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物联网融合技术应用示范。大数据在工业、农业、环保、交通、健康卫生、智慧城市等领域应用技术的研发。开展企业信息化管理数据挖掘与应用,支持制造业信息化、智能管理与智能服务软件开发。工业物联网智能化设备、生产过程监管、产品质量追溯、排产优化支持等关键功能的研发。科技文化融合主要围绕传统文化保护、文化传播、教育、旅游、居民生活等,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文化旅游资源数字化、数字印刷、数字出版、数字视听媒体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及软件产品,建设示范应用平台。
十一、科学技术普及和技术创新专项    
科学技术普及和技术创新专项,围绕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实现两翼发展,推动技术创新资源科普化,加强科普资源利用,培育科普示范基地,丰富科学传播和科普公共服务供给,增强全区科普资源统筹能力,充分发挥科学普及全面优化创新文化、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作用。
(一)科普产品创新
1. 科普作品
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卫生健康、生物科学、新材料、信息技术、农业先进适用技术、青少年科普等领域,研究开发的科普图书、影视、微视频、微电影、动漫、软件、科幻等新作品,充分体现趣味性、艺术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2.科普展教品
重点支持主题式成套科普展教品和大型单件互动展教品研制,推动最新科技创新成果向科普产品的转化。
3.科普展厅、科普创新产品
围绕发展专业特色科普展厅,丰富科普产品,支持具有产业、领域或学科特色的科普展厅、流动展厅(科普大篷车)和科普创新产品,应用新产品新技术和现代技术手段,提高科普展厅建设水平和科普产品创新转化能力。
(二)科普基地建设及设施优化
1.提升科普场馆服务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建设专题特色科普场馆,加强流动科技馆、数字科技馆、虚拟科技馆建设及内容开发,提升“全天候”科普服务能力。
2.拓宽科普基地建设渠道。支持科技条件平台、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基地、孵化基地、文化创意工作室等增加科普功能,满足公众特色需求。
3.提高基层科普服务水平。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开展社区科普益民和科普惠农兴村,建立和完善社区科普体验厅、科普学校、科普活动站(室)等基层科普设施,开展特色科普活动。
4.提升防灾减灾与社会公益科普服务水平。围绕防震、防火、防洪、气象、抗旱、安全,以及食品药品安全、疾病预防、营养健康等领域,开放科普资源,支持科普基地建设。
(三)技术创新支撑科普能力建设
1.提升科普信息化水平。创新科普供给新模式,鼓励VR、AR、MR等新技术的应用,增强科普传播的互动性与娱乐性。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事件、突发事件等,实现多渠道全媒体传播。
2.推动科普大数据开发共享。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科普服务,构建面向公众的一体化在线科普服务体系。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科普内容生产方式。协同整合机构、群体、企业、公众资源,汇聚科普信息,建设科普信息大数据服务平台,提升科普资源利用效率。
、其他
支持工业企业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等项目支持工业企业科技特派员帮助派驻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推动产学研协同模式创新。支持农业科技特派员围绕我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技术需求,重点支持农业新技术研发、新品种引进、先进实用技术集成等,建立试验示范基地,促进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栾城区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
 
申    请    书
 
 
 
项 目 名 称 :
申 请 单 位:  
合 作 单 位 : 
法定代表人  
项目组长:
联 系 人:
联系人手机:
申报计划年度:
项目起止年月:
申 报 日 期 :  
 
石家庄市栾城区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制
 
 
申请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是否通过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注册号或组织机构代码)
  
法人代表
 
电话
 
项目组长
 
电话
 
开户银行
 
账号
 
职工总数
技术人员数
中高级技术人员数
注册资本
 
注册时间
 
拥有专利数量
 
上年度单位研发投入
 
上年度单位销售收入
 
上年度单位研发投入 / 销
售收入
 
单位性质
 
单位规模
 
其它特征
 
 
 
 
 
 
 
 
 
 
 
 
 
 
 
 
 
    
 
所属行业
 
应用行业
 
技术领域
 
科技活动类型
 
所属学科
 
 
 
 
 
 
 
 一、
 
 
 
 
 
 
 
 
 
 
 
 
 
 
 
 
    
 
 
二、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 项目主要实施内容(包括实施方案、创新点、关键技术及工艺技术路线)
 
 
    工艺技术路线图
 
 
 
四、主要考核指标(技术指标,经济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环境效益指标,成果指标)
 
五、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六、项目申请单位、合作单位优势、特色及项目相关的工作基础及任务分工
    
 
 
七、经费概算表                                       单位:万元(保留两位小数)
 
 
序号
预算科目名称
合计
专项经费
自筹经费
1
一、经费来源
 
 
 
2
二、经费支出
 
 
 
3
(一)直接经费
 
 
 
4
1.设备费
 
 
 
5
2.材料费
 
 
 
6
3.测试化验加工费
 
 
 
7
4.燃料动力费
 
 
 
8
5.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
 
 
 
9
6.会议/差旅/国际合作与交流费
 
 
 
10
7.劳务费/专家咨询费
 
 
 
11
8.其他支出
 
 
 
12
(二)间接经费
 
 
 
13
其中:绩效支出
 
 
 
 
 
项目组成人员及任务分工
序号
 
姓名
证件号码
 
职称
 
学历
 
学位
 
所学
专业
 
现从事
专业
 
单位名称
 
联系
电话
 
项目任务
分工
 
 
 
 
 
 
 
 
 
 
 
项目组长
 
 
 
 
 
 
 
 
 
 
 
 
 
 
 
 
 
 
 
 
 
 
 
 
 
 
 
 
 
 
 
 
 
 
 
 
 
 
 
 
 
 
 
 
 
 
 
 
 
 
 
 
 
 
 
 
 
 
 
 
项目组长简介
 
 
 
 
 
 
 
 
 
 
 
 
 
 
 
 
                                        
 
九、项目组织实施、保障措施及风险分析(包括项目组织实施机制、保障措施、风险分析及对策)
 
 
 
 
 
 
 
 
 
 
 
 
 
 
 
 
 
 
 
 
 
 
 
 
 
 
 
 
 
 
 
 
 
 
 
 
 
 
 
 
 
 
十、科技计划项目申请单位诚信承诺书
本单位依据区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任务需求,严格履行法人负责制,自愿提交申请书,在此郑重承诺:本单位已就所申报材料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不存在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申报材料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参与项目申报和评审活动全过程中,遵守有关评审规则和工作纪律,杜绝以下行为:
(一)组织或协助、包庇、纵容项目团队以不正当方式影响项目评审公正,获取区级科技计划项目承担资格;
(二)申请书填写的考核指标比较高,在任务书签订时故意篡改降低相应指标;
(三)将研究内容相同或相似的项目多头申报或变换名称重复申报;将已经通过其他财政经费支持获得研究成果的项目重复研究申报。
(四)其它违反财经纪律和相关管理规定的行为。
如有违反,本单位愿接受项目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做出的各项处理决定,包括但不限于停拨或核减经费,追回项目经费,取消一定期限区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资格,记入科研失信黑名单以及主要负责人接受相应处理等。
 
 
申请单位(公章):
日期:
 
 
十一、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人(组长)诚信承诺书
本人根据区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要求自愿提交项目申请书,在此郑重承诺:严格落实科研诚信建设的有关要求,所申报材料和相关内容真实有效,不存在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申报材料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参与区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评审和实施全过程中,恪守职业规范和科学道德,遵守评审规则和工作纪律,杜绝以下行为:
(一)采取贿赂或变相贿赂、造假、故意重复申报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科技计划项目承担资格;
(二)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或者伪造、篡改研究数据、研究结论;
(三)购买、代写、代投论文,虚构同行评议专家及评议意见;
(四)违反论文署名规范,擅自标注或虚假标注获得科技计划等资助;
(五)申请书填写的考核指标比较高,在任务书签订时故意篡改降低相应指标;
(六)违反区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要求,不按规定提交项目过程管理和验收资料、办理项目结题验收手续;遇不可抗力导致项目无法执行时,不按要求履行项目变更、中止和撤销手续等。
(七)其它违反财经纪律和相关管理规定的行为。
如有违反,本人愿接受项目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做出的各项处理决定,包括但不限于取消项目承担资格,追回项目经费,在一定范围内通报违规情况,取消一定期限区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资格,记入科研失信黑名单以及接受相应的处理等。
 
签字:
 
日期:
 
 
十二、申请单位意见
 
十三、区科工局意见 
  
十四、附件目录:
序号
附件名称
附件说明